香港六合彩开奖

北农师生赴安吉余村同上“大思政课”:在绿水青山间感悟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担当

发布时间:2025-09-22 21:00:53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 

秋雨初霁,翠竹掩映。2025年9月13日,浙江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迎来了一批专业访客——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大四年级60名同学,在4位专业教师的带领下,踏上这片因“两山”理念而享誉全国的土地。淅沥小雨中,师生们沿着“两山绿道”徐徐前行,穿梭于景观稻田、零碳图书馆、竹构建筑与村史馆之间,展开了一场融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于一体的深度研学之旅。

这是北京农学院《南方综合实习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。9月8日至17日,同学们先后赴苏州、杭州开展为期十天的综合实习。与往年不同,今年实习线路中特别新增安吉余村作为核心教学点,将乡村建设最新实践纳入课程体系,实现了从传统园林艺术研习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案例研究的跨越。

师生在“两山理论”石碑前合影

为什么是余村?教学改革背后的三重考量

“以往我们的南方实习多聚焦于苏杭古典私家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,今年特意将安吉余村纳入行程,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教学改革,旨在让学生在传统园林美学与现代乡村治理的对比中,深化对风景园林学科价值的认知。”香港六合彩开奖 教学副院长孙薇薇老师表示。

此次调整首先基于学校建设“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农林大学”的定位。作为一所以服务首都乡村发展为使命的院校,引导学生关注乡村、理解乡村、投身乡村建设,是题中应有之义。余村从矿山遍布到竹海连绵的蜕变,正是生态文明理念下乡村发展的生动写照。

作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,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始终以“高水平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”为培养目标。余村则为同学们提供了跨课程体系的综合案例:乡村景观规划设计、生态修复技术、竹构建筑设计、植物景观设计等跨越一至三年级多门核心课程的知识点,在余村的青山绿水间得到了立体化的呈现。同学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理论如何落地、设计如何回应真实环境需求。

更重要的是在课程思政上的考量。作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论的发源地,余村不仅是一个乡村,更是一种发展哲学的象征。在这里开展现场教学,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、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,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同频共振。

雨中余村:一堂走在绿道上的“大思政课”

细雨中的余村别有一番韵味。同学们跟随教师沿“两山绿道”实地考察,首站便是刻有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纪念石碑。在此,教师们现场讲解了这一重要理念的诞生背景与时代意义,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宏观政策与具体空间实践的连接。

村史馆内,图文资料与实物展陈再现了余村从“石头经济”到“生态经济”的转型历程;景观稻田区展现了农田景观化、生产与观光结合的新模式;而多处由高校团队参与设计的竹构建筑小品,则让同学们看到专业设计力量在乡村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。在由废弃水泥厂改造而成的印象青年图书馆,同学们仔细观察建筑如何通过保留工业遗存、植入竹木材料、采用自然采光通风等策略,实现功能置换与低碳转型。“百闻不如一见,漫步村中,我深刻感受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。”同学曹晟桐在实习笔记中写道。

自由活动时间依然能够体现学校的“OBE”(成果导向教育)教学理念。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实地作业:有的测绘记录村中“四旁绿地”与乡村公园,有的访谈村民与创业者,有的记录植物搭配与生态技术细节。尽管细雨不断,大家的调研热情却持续高涨。“每一处景观背后都是发展理念的支撑,我们要读懂的不仅是空间,更是人与土地关系的重构。”学生马梁瑞分享道。

老师为同学讲解余村发展规划

师生漫步在余村的田间地头

看见景观,更读懂理念:青年教师提出五大关注点

“除了优美的环境,希望大家更多关注余村的发展理念与实施路径。”在现场教学中,指导教师不断向同学们强调。

教师们重点引导同学思考余村发展的五个关键维度:

-如何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?余村通过创建文创街区、发展民宿与电商,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;

-高校专业力量如何参与乡村建设?余村与多家高校合作,引入规划设计、社区营造等智力资源;

-文旅产业怎样成为新引擎?从“美丽乡村”到“美丽经济”,余村实现了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;

-媒体传播如何助力乡村品牌建设?余村通过纪录片、新闻报道等不断扩大影响力;

-如何树立国际形象?余村作为可持续发展样板,正积极融入国际对话,讲述中国乡村故事。

“这些维度共同构成了一个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,”主讲教师、风景园林系副主任鲍梦涵老师总结道,“风景园林专业同学未来无论是做设计、做规划还是参与政策制定,都需要具备这种系统思维。”

教师带领同学考察竹构建筑与青年图书馆

从南方实习到北方实践: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

十天的南方综合实习虽已结束,但学习仍在延续。教师们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一份详实的实习报告,不仅要记录所见所闻,更要结合北京乡村实际,提出可借鉴的发展思路与设计策略。

“余村的故事告诉我们,发展的道路上,方向的选择远比速度更重要。”学生杜洋在小组讨论中表示,“这份收获,必将转化为未来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清晰思路,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。”

另一位同学王天一补充道:“作为一名预备党员,我将铭记‘两山理论’,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,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绵薄之力。”

“实习的意义在于连接课堂与社会、结合理论与实践,”带队教师、风景园林系副主任朱强老师在总结中强调,“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实习为起点,更加坚定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’的信念,将个人专业成长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未来为首都乡村发展贡献专业力量。”

离余村渐行渐远,但那片竹海苍翠、稻浪轻摇的景象,连同绿色发展的理念,已深深印刻在这批年轻学子的心中。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份实习报告,更是一份关于责任、关于使命、关于如何用专业能力服务社会的思考。而这,正是一堂“大思政课”最希望收获的成果。